首页 > 专题 > 调查研究 正文

坚持“六策”发力 助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第12期 作者: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6-20 | 打印 | 字号:TT

屏幕截图 2024-06-20 172801.png

宁夏大力实施枸杞产地保护,对现有枸杞种植产地进行“建档立卡”,枸杞产业质量效益、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图为宁夏中宁县枸杞种植基地。 中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近年来,宁夏高度重视枸杞产业发展,将枸杞列为“六新六特六优”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并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枸杞产业质量效益、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产值已突破290亿元。要进一步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在面积扩增、精深加工、成果转化、安全监管、宣传推介、融合发展上发力,助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基地稳杞”,在面积扩增上出实招。实施产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对现有中宁、沙坡头、海原、同心、红寺堡等枸杞种植基地进行“建档立卡”,实行产地保护;对占用一般耕地的枸杞基地根据相关政策尽可能保留;对占用基本农田的枸杞基地有序退出。利用各类适宜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研究出台政策,支持在腾退压砂地、荒山荒地、盐碱地、未利用地、其他园地等增加枸杞种植面积。在枸杞产业发展涉及的水指标、水项目以及土地资源保障等方面予以“一事一议”支持。推广绿色丰产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大力推广“良种+良方”配套栽培技术,打造“百、千、万”绿色丰产示范点,辐射带动种植端提质、增效、降成本,提振信心,坚决防止大规模减少枸杞种植面积。

  坚持“龙头强杞”,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壮大龙头企业。持续推进“育龙计划”和“小升规行动”,在生产线技改和扩增项目上加大扶持力度,确保纳入“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的枸杞企业尽早实现升规。进一步落实企业上市挂牌奖补政策,抢抓注册制契机,指导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助力枸杞企业在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方面全链条升级。强化招商引资。积极组织枸杞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推介会,精准推介宁夏枸杞。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城市群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药品、保健品、调味茶、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企业来宁发展,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为枸杞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支持中宁县推进国家现代农业(枸杞)产业园、国家中宁枸杞产业(林业)示范园区、中宁枸杞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园区软硬件建设水平,吸引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入园,切实发挥资源聚集优势,引进更多枸杞精深加工项目,以精深加工集群化发展推进现代枸杞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枸杞产品包装设计、包装生产、品牌文化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枸杞文化旅游开发等企业,实现枸杞全产业链发展。

  坚持“科技兴杞”,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实施枸杞产业创新发展,从枸杞精深加工、功效物质开发等方面入手,突破宁夏枸杞道地性研究,引领带动宁夏枸杞向“小而精”的“高值化”路子转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性强、覆盖面大、培育企业作用突出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加速高新技术全产业链嫁接升级。开展科技成果专项推介和精准对接活动,加快引进和转化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布局创新平台,加强枸杞产业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服务产业的高素质研发队伍。推动自治区枸杞产业(中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宁夏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

  坚持“质量保杞”,在安全监管上见实效。强化标准推广应用。修订完善与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按种苗繁育、种植栽培、水肥管理、设施制干、分级加工等类别收集整理,形成通俗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手册,使广大从业者准确掌握系列配套技术,增强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提升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尽快制定推广枸杞露酒等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督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过硬。推进绿色防控体系建设。加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现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确保统防统治率达到100%。持续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坚持做到“五必检”,即产地环境必检、种植基地必检、制干环节必检、产品出厂必检、入市销售必检,对频繁出现农残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从严处理。

屏幕截图 2024-06-20 145926.png

科技赋能宁夏枸杞高质量发展。图为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枸杞精深加工生产线。 自治区政府研究室供图

  坚持“品牌立杞”,在宣传推介上扩影响。加强品牌保护。持续加强商标使用管理,尽快实现“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许可范围内的产品和其他主体生产的枸杞产品全程可溯源。鼓励更多企业支持对种植、生产、制干、运储、加工、流通等全过程溯源,构筑起质量安全屏障。讲好品牌故事。深入挖掘关于枸杞的历史故事,讲好每一个“老”字号、“原”字号枸杞企业的故事,增加产品的情感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制作有关枸杞的科普内容,如枸杞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等,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吸引目标用户。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邀请带货主播进行产品体验和推荐,利用其粉丝影响力,提高枸杞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线上举办枸杞知识竞赛、枸杞美食大赛等活动,线下组织枸杞采摘节、健康养生讲座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枸杞产品。

  坚持“文化活杞”,在融合发展上增活力。挖掘地域文化。深入挖掘枸杞种植地的地域文化,如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将枸杞产业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枸杞文化品牌。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展览、论坛等活动,宣传和推广枸杞地域文化,提高公众对枸杞文化的认知度。开发文旅产品。支持枸杞种植基地或相关企业,开发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体验枸杞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打造枸杞主题的旅游景区、博物馆、康养度假区等,展示枸杞的历史、文化和药用价值。在旅游过程中融入与枸杞相关的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加快枸杞小镇建设。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规划,确保枸杞小镇的建设既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地理条件又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在建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枸杞特色小镇基础上,注重吸引其他相关的企业聚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强小镇的吸引力。探索“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枸杞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技能水平,实现枸杞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撰稿人:李宏扬)

  责任编辑:李妍


>>><<<
【作者】: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共产党人》第12期